狗狗原虫是什么?
寄生虫是动物体的生物,分为原生动物(Protozoa)和异养动物(Heterotrophic)。 其中异养动物根据其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寄生(Parasitica)和腐生(Fos-silica)两大类。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寄生在动物体内的异养动物——寄生虫。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寄生虫的分类。 根据寄生虫的寄生部位,可将其分为体内寄生虫(Endoparasite)与体外寄生虫(Ectopara-site)。
我们常见的蛔目、绦目等属体内寄生虫,而虱目、虻目则属于体外的寄生虫。 接下来我们再具体来看看这两大类寄生虫的区别。
1.寄生方式的不同
①体内寄生虫:需要借由寄生虫本身的运动及其获得的能量来完成在其宿主体内的移动过程。当这些寄生虫离开原宿主后,由于缺少食物以及自身运动的消耗,它们很难再找到新的宿主并成功感染。
②体外寄生虫:大多依靠体表黏液帮助其附着在宿主皮肤表面,以吸取血液及营养物质为食;当外界条件不适或找不到合适的宿主时,这些寄生虫可借助它们的纤毛蠕动及口器的作用而自行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形成“虫尸”。
2.生活史过程的差异
无论是体内还是外寄生虫,其实都经历着相同的过程,即“寄生虫→卵→幼虫→成虫”四个阶段的发育周期。 所不同的则是,有些寄生虫如蛔目的蛔属,它们在孵化后就能直接以人体组织为食,而无须先找到消化器官。而绦目寄生虫则需要先钻穿过肠壁,潜入血液循环系统中,方可完成滋养阶段。相对于蛔目来说,绦目的危害性要更大些。 3.对宿主的影响程度不同
虽然同样的寄生虫,因为寄生在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环境不同,对宿主的影响效果也会有所差别。
比如同属于肠道寄生虫的蛔目寄生虫,如果在人体内互相排斥,难以找到合适的地方钻进去吸食营养的话,他们可能会四处游走,最终钻到胆道或者消化道黏膜处,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进而导致患者脱水,全身虚弱无力。
如果此时不及时处理,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然而这种情况虽称为寄生虫病,但其实质上应归属于急性炎症反应症状。 对于体内寄生虫而言,由于其在体内有比较固定的位置,且能不断得到养分补给,一般不易出现毒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