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家用什么犬打猎?
清军入关前,满族统治者开始建立八旗制度(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六旗,加正红、镶红二旗)并训练八旗骑兵。由于满洲本部人少,于是从蒙古、厄鲁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和其他各民族中征募大量士兵。这些军队最初主要装备火器,马匹主要用于骑射。到康熙时,由于火器的退化,马匹的重要性更加显现出来。为了培养精锐的骑兵,清朝建立了巴图鲁军功体制和八旗勇号制度;在作战中获得斩首级数最多的人授予“巴图鲁”称号并准其建旗,称之为“头等巴图鲁”或“一等巴图鲁”,其子孙世袭;获得多个首级的,依此类推。这种制度鼓励了清兵的骑兵建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战马产量。 不过这些骑兵的主要任务不是野战,而是追击溃亡之敌以及维持边境的秩序。清初对三藩、台湾郑氏、蒙古准噶尔部等用兵多为步骑混合编队,用火器进攻,以骑兵追剿败敌。乾隆帝在位期间虽然对西南少数民族用兵,但多为攻破城池后清兵劫掠而少数民族军队被动防御,所以没有体现什么骑兵的价值。
晚清时期随着火器进一步下降,骑兵的价值再次凸显,特别是伊犁将军府所属新疆地区骑兵成为清廷新的战略重兵。1756年清军攻陷伊犁后,在当地蒙古部落的配合下击败了阿古柏所率土耳其骑兵,并利用哈萨克草原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地形优势,于1762年歼灭了入侵的新疆土尔克斯坦军队。此后新疆骑兵在平定张格尔叛乱、收复葱岭以西失地、远征中亚浩罕国时屡立战功,使得这支骑兵成了当时最强悍的重骑兵之一。 不过在清王朝末年,因为财政问题、兵员素质和马匹来源等原因,重骑兵的建设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