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犬副流感怎么传播?
1. 病原学
犬副流感病毒(Canine parainfluenza virus,CPIV)是副流感病毒科、副流感病毒属病毒中的一种。对乙醚和丙酮敏感;56℃加热30分钟,60℃加热10分钟以上即可灭活。在液氨中可存活数小时到数月不等。
CPIV为直径约80nm的球形病毒粒子,有囊膜,含单股正链RNA作为遗传物质,具有感染性[4]。病毒基因组分为两个片段,即大(L)片段和小(S)片段。其中,L基因编码病毒核蛋白,S基因编码病毒聚合酶蛋白,二者共同形成病毒的复制所必需的蛋白。还有基质蛋白M2及非结构蛋白NS1和NS2等[5]。根据毒株S基因的不同,CPIV被分为7个亚型,分别为A~G等七个基因型。目前在国内流行的主要为C型和D型二个基因型。 A型CPIV最早于1966年从美国猪群中分离获得;B型CPIV最早于1973年在日本猪群中分离得到;而C型CPIV则最先于1976年美国鸡群中分离发现。这些CPIV均具有广泛的宿主种类,并可以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呼吸道炎症性疾病。
D型CPIV最早由刘俊等人于1991年中国南京地区临床病犬标本中发现,后经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与加拿大株CPIV存在较高的同源性,但两者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该毒株被认为是由C型CPIV演化而来[6-7]。
2.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状态[8]。各年龄段犬均可感染本病,尤以幼龄犬发病率最高,且常呈现肺炎样病变。另外,由于犬对CPIV普遍易感,当外界环境变化如运输、转养等因素影响时,极易造成CPIV的大范围传播。 据研究报道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犬群感染 CPIV 的发病率为:
①新生仔犬为4%;
②2月龄以下幼犬为2%~5%;
③成年犬为1%左右;
④老年犬为2%。 在临床检查中发现患有 CPIV感染的患犬中,主要表现为发热、喷嚏、咳嗽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病犬还会继发出现支气管炎或者肺炎等疾病改变[2,10]。本病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其他犬类以及犬主人类,进而引发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因此,本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一旦确诊往往容易造成较大规模的流行爆发,因此应引起广大养殖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3. 临床症状 根据相关研究文献记载,患有 CPIV 感染的犬只主要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体温升高至 39~41°C,呼吸加快、节律不规则,有时呈腹式呼吸状态,流脓臭鼻液,眼分泌物增多,结膜潮红并伴有流泪现象发生。个别患犬还会出现咳嗽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力衰竭等情况。
4. 病理剖检变化 据研究观察证实,患有CPIV感染的犬群主要以支气管肺炎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多表现为双肺充血、水肿,并可见大量白色纤维蛋白渗出物。患犬还伴有喉头粘膜肿胀,气管内有粘液性或淡黄色稠厚粘液。个别患犬还会出现胸膜增厚,以及胸腔积液等现象。个别病程较长的患犬还可出现肝脾肿大,肾小球肿大等异常表现情况。
5. 诊断 临床上通常可以根据患犬的发病特点并结合剖检变化进行初步判断,但由于本病与犬腺病毒、犬疱疹病毒、犬瘟热病毒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应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5.1 病毒分离培养 将采集到的病犬气管分泌物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腔中,孵育后发现卵黄囊出血,胚体死亡,说明存在CPIV病毒感染。
5.2 血清学检测方法 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主要包括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技术(IHA)以及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技术(IMP)等血清学检测手段。
5.2.1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法 免疫荧光抗体染色主要是采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与细胞表面受染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下寻找阳性目标颗粒。
5.2.2 ELISA 方法 是利用酶标免疫测定技术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强等特点。
5.2.3 IHA 方法是先将待检血清进行预处理使其达到抗原水平,然后再与相应已知的标准抗原进行中和反应,再通过血球计数板计算血清样本的中和效价大小来判断是否被感染CPIV[11]。
5.2.4 IMP 法是一种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改良方式,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能够较好地满足临床即时检验的需求。
6. 治疗 CPIV虽然是一种低致死性的病毒感染,但是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而有必要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干预。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疗法和药物疗法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针对患犬进行对症支持治疗来缓解其临床症状,后者则是使用相应的抗病毒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继发性感染以提高治愈率。
6.1 一般疗法 首先应对患犬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避免与其他犬只接触,然后对其加强护理工作以保证其正常营养供给